Search HistoryClear all records
Display up to 8 historical search records
全部
  • 全部
  • 产品管理
  • 新闻资讯
  • 介绍内容
  • 企业网点
  • 常见问题
  • 企业视频
  • 企业图册

CN  EN

新闻资讯

NEWS

道路科技创新驱动者

喜讯 | “高韧超薄沥青磨耗层技术体系”入选“一带一路”碳中和技术创新典型案例


发布时间:

2025-06-13

来源:

6月12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的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科技引领“碳达峰碳中和”论坛在四川成都天府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大会通过分享最新实现双碳目标的科技成果,交流实践经验包括能源转型、节能减排、碳捕获和储存等,探讨政策导向,分析科技创新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引领作用,增进“一带一路”国家在碳中和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合作,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

 

会上发布了“一带一路”碳中和技术创新典型案例,“高韧超薄沥青磨耗层技术体系”荣誉入选,彰显了对华运通达与华南理工大学科技创新与产业化实力的高度认可也是对其推动“一带一路”绿色可持续发展所做贡献的充分肯定。

 

“一带一路”碳中和技术创新典型案例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际合作局会同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公开征集与遴选,重点关注近三年已取得良好实质性成效,具备创新性、示范效应、推广前景好,具有显著减排效应,符合“一带一路”国家产业政策、标准、相关法律与可持续发展需求的技术成果。

 

“高韧超薄沥青磨耗层技术体系”实现了1cm级别高性能超薄沥青磨耗层的重大技术突破。该技术体系凭借超宽温域的跨区域适应性、超薄路面结构设计、卓越的抗裂、抗渗、抗滑、降噪路用性能,结合高效降碳的同步摊铺施工工艺,充分契合了全球道路基础设施“经济耐久、绿色低碳”的建设需求,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依托华南理工大学成果转化平台,通过联动国际组织、政府及企业构建协同创新网络,打通技术转移通道,现已在刚果金· 金沙萨-马塔迪公路重建工程、南非 · 菱镁矿区道路改造工程、塞内加尔PK2·BRT项目等国际工程中成功落地,以高品质和低成本优势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该技术体系实现了从生产、运输、施工、运营全链条降碳节能65%以上,累计降低碳排放约8.1万吨,有力支撑道路基础设施建造绿色转型,助力全球"碳中和"目标。

 

面向未来,华运通达将紧密结合“一带一路”与“双碳”发展战略,携手更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围绕高性能沥青材料、超薄磨耗层技术及先进绿色道路工艺等关键领域,全面推进技术升级、标准共建与产业化合作,赋能“一带一路”区域路面技术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实现全球"碳中和"目标贡献中国智慧与技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