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HistoryClear all records
Display up to 8 historical search records
全部
  • 全部
  • 产品管理
  • 新闻资讯
  • 介绍内容
  • 企业网点
  • 常见问题
  • 企业视频
  • 企业图册

CN  EN

新闻资讯

NEWS

道路科技创新驱动者

喜讯 | 华运通达荣膺“中国公路学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称号


发布时间:

2024-09-13

来源:

9月10日,“中国公路学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2024-2027)”“中国公路学会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人才”发布仪式在武汉进行。仪式上,发布了10家“中国公路学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2024-2027)”名单、10位“中国公路学会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人才”名单。

其中,华运通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获授“中国公路学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2024-2027)”,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理工大学战略科学家姜德生为其授牌。公司创始人、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副院长、教授——虞将苗荣获“中国公路学会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人才”称号,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特聘教授朱合华为其颁发证书。

同日下午,“中国公路学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及创新人才交流活动”顺利举行。虞教授受中国公路学会邀请,作为中国公路学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及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人才代表,与中国公路学会副秘书长兼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主任刘传雷联合主持了该活动。在活动中,虞教授详细认真听取各与会代表关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经验及公路行业发展前沿的科技创新成果,并结合自身科创经历和企业成果转化实践经验与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期间,他多维度、深层次地就公路交通行业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学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建议、如何建立行业科技成果转化合作体系等相关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补充。

本次“中国公路学会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人才”和“中国公路学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双称号的获得,体现了业界对虞将苗在推动科教产教双融互促中取得显著成果的高度认可,也是对华运通达在推动道路材料技术领域高质量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充分肯定。

 

“中国公路学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华运通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道路工程方向重要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公司在虞将苗团队主导下,围绕绿色低碳高性能道路结构与材料领域,已成功将多项科研成果转化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现实生产力。

其中自主研发的“高韧超薄沥青磨耗层技术”,突破了1cm级别高性能超薄沥青磨耗层技术卡脖子问题。经中国公路学会科技成果评价鉴定,沥青材料研发能力和薄层整体技术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目前,该技术体系已推广至国内26个省市和地区及刚果金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实施面积逾3000万平方米。

企业最新研发的“高韧型原结构层位就地冷再生技术解决了传统冷再生技术材料性能不足、早期强度形成慢等痛点,在道路结构性修复领域率先实现了原层位结构再生关键技术的创新引领,具有极高的降碳效益及卓越的抗裂耐久性能。该技术已在多地开展试点应用,为国家道路建养事业提供高效高质、绿色低碳的全新解决方案。

凭借出色的科创实力和发展潜力,公司已获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广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广东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等多项荣誉称号。

 

未来,华运通达将夯实“中国公路学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这一新的起点,持续在虞将苗团队带领下,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激发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动能,全面助推道路材料技术科创成果向生产力高效转化,同时不断提升企业运营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加强与中国公路学会等各方合作,共同推动现代化道路交通行业的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为道路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